面对五花八门的玩具,家长有时候精心挑选了半天,却难入“小主”法眼;有时候忍痛割肉买了一件昂贵玩具回家,却没玩两次就被打入冷宫......要想一击即中,投的各位小主心头好,还得学会辨别哪些是“聪明”玩具,哪些是“笨”玩具。
(1)“聪明”玩具都是开放性的。
可以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思索,每次变换不同的玩法,玩多久也不厌烦。
(2)“聪明”玩具可以给宝宝提供感官刺激,培养孩子想象力。

比如积木,最开始宝宝可能只是抓着积木去啃,这是宝宝最初的探索和认知世界的方法;大一点可以让几个积木碰撞听到声音,了解因果关系;再大一些,可以通过积木认识颜色、形状;再大一点还可以通过积木搭建各种形状的房子、汽车。简直是常玩常新有木有?
(3)“聪明”玩具都是适龄的。
“聪明”的玩具一定是可以让孩子为主导,让他们在主动操作中获得成就感,不会太难让孩子觉得有挫折感,也不会太简单觉得无聊。
家长需要注意的准则,制造商在制造不同年龄层的玩具时会遵循特定的规则。但是最重要的是,家长需要在孩子玩耍时看护孩子不要吞咽玩具。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密切监控玩具的制造。买玩具时需要牢记的一般准则:

(1)织物制成的玩具应该被贴上阻燃标签。
(2)填充玩具应该是耐洗的。
(3)涂漆的玩具应该是无铅油漆。
(4)美术用品应该是无毒的。避免那些旧玩具,哪怕是朋友或家人给的也不行。旧玩具或许有情感价值也更便宜,但是他们可能不能满足现在的安全标准,也可能太旧不能很好地玩,很可能坏掉。